欧洲国家没有瓷器。中国的瓷器在唐朝时期就进入了国际市场,17世纪,中国瓷器在欧洲已经占据了广阔的市场,被视为珍品,只有皇族和贵族家族能够看到更多的瓷器。欧洲国家因为追捧中国瓷器,便开始走上制瓷之路,制瓷之路多坎坷,经过多年尝试,英国人终于发明了骨质瓷。
骨质瓷是在陶瓷原料中加入30%左右食草动物的骨粉(牛骨粉最优),经过高温素烧、低温釉烧、贴纸烧三次烧制技术制作而成。由于采用覆烧即先素烧再打磨素坯后上釉进行釉烧,因此骨质瓷规整度较好。骨灰的添加增加了骨质瓷的硬度和透光性,强度是日用瓷的两倍。骨灰加上独特的烧制工艺,去除瓷土杂质,使骨质瓷细腻、透明、洁白(视觉上独特的清洁感)、轻巧、缺陷少,比普通瓷器薄。当然,骨粉的比例越高,原料中粘土的比例越低,瓷坯的粘性越低,制作过程中越容易烧裂,成型需要更高的技术,因此好的骨质瓷(骨粉的含量在45%以上)更为珍贵。
